英國皇室都用茶葉送禮?仲要送俾法國外交官!

在英式下午茶文化的熏陶下,英國文學家不同凡響的明顯特點,就是時常表現出對中國茶的歌頌。十八世紀英國文壇Samuel Johnson(1709~1784)自稱是「與茶為伴歡娛黃昏,與茶為伴撫慰良宵,與茶為伴迎接晨曦。典型頑固不化的茶鬼」。他創立的文學學會便曾以茶會友,風靡一時。有這樣一則笑話,一位初到老外的法國外交官,被某公爵夫人請去喝下午茶,他喝到第十四杯時腹脹難忍,只不錯求夫人手下留情,不管怎麼樣不能再添了。原來,這位法國人不懂英國人的規矩,每次「乾杯」後,沒有將茶匙放進杯中以示到此為止,不知底細的公爵夫人只不錯不停地續茶。實在,豈止那位法國人的腸胃受不了,公爵夫人更是萬分痛惜她那寶貴的茶葉。

劇作家皮內羅(1885—1934)對品茶的精神文明更是讚賞備至:「茶之所在,等於但願之所在。」其他如詩人華茲華斯、作家狄更斯等,無一例外埠對茶文化領贊有加。 《傲慢與偏見》中的眾多主角們,用完餐後必有中國茶會。鐘敲四下, 世上的一切瞬間為茶而停英國與中國同為飲茶大國,各具獨特的茶文化,代表著東西方不同的飲茶風格。然而,歷史上從未種過一片茶葉的英國人,卻用中國的舶來品創造了自己獨特華美的品飲形態,以內涵豐碩、形式優雅的“英式下午茶”享譽天下。就今天,不管英式紅茶、香草茶仍是生果茶, 世界各地的人們皆對其愛好盎然。 “英式下午茶”已成為英式典雅糊口形態的象徵。一天下午四點多鐘我到大學辦事,只見辦公室大門緊閉,所有人都不翼而飛。左顧右盼,發現門下角有塊小牌子,上書“Teatime”(飲茶時間)。此時,即使你有天大的事也得恭候英國人喝完了下午茶再說,這是雷打不動的規矩。一首英國民謠就是這樣唱的:“當時鐘敲響四下時,世上的一切瞬間為茶而停。”

下午三四點是濟濟一堂的高峰時分,英國人天天“Teatime”之多,使外來者感覺英國人l/3的人生都消耗在飲茶之中了。清早剛一睜眼,即在床頭享受一杯“床前茶”;早餐時再來一杯“早餐茶”;上午公務再繁忙,也得停頓20分鐘綴口“工休茶”;下午放工前又到了喝茶吃甜點的法定“下午茶”時刻;回家後晚餐前再來一次“HighTea”(下午五六點之間、有肉食冷盤的正式茶點);就寢前還少不了“離別茶”。真恰是以茶開始每一天,以茶結束每一天。英國人天天一絲不苟地重複著茶來茶去的作息規律並樂此不疲。此外,英國還有名目繁多的茶宴(Tea-Party)、花園茶會(Tea in garden)以及週末遠足的野餐茶會(Picnic-Tea),真是花腔百出。

英式下午茶之風的開創和傳播帶動,最先來自享受中國茶的英國皇家和貴族們,而論其創立功勳,當屬1662年嫁給英王查理二世的葡萄牙公主凱瑟琳,人稱“飲茶皇后”。當年她的陪嫁包括221磅紅茶和精美的中國茶具,那個時代紅茶之珍貴堪與銀子匹敵。新王后高雅的沖泡品飲的表率作用,引得貴族們爭相效仿,品茗風尚迅速風行並成為高貴的象徵。此後,瑪麗二世以及安妮女王也都熱衷推廣茶文化,舉辦中國茶會時,宮內特地佈置的頗具中國情調,以屏風、中國茶具、銀器以及提高資輩的移動式茶几來點綴。然而,“英式下午茶”這一稱謂的正式發明是在19世紀40年代。當時,那些富極無聊的貴族太太小姐們,逐日享用完午餐後,便為怎麼樣打發晚餐前的漫長下午而犯愁。一位名叫安娜的公爵夫人靈機一動,發明了喝下午茶這個節目,此舉立刻受到上流社會的歡迎並爭相效仿。從此,有錢又有閒的大富大貴們,便有了一個天天可以藉高雅名義聚在一起「說長道短」的正式時間了;而貴婦淑女們又多了一個不會錯過的毫不吝嗇展示她們自己華美衣飾的機會和場所。

(一之二)